5月2日,習總書記前往北京大學考察,參加師生座談會,并與他們親切了交流并發表重要講話,給青年人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望。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總書記又發表重要講話。學校團委組織全體專兼職團幹部、青年師生代表認真學習總書記兩個重要講話精神,大家暢談學習體會。
校團委書記沈潔認為,習總書記5月2日在北大考察時強調,對馬克思和《共産黨宣言》的最好紀念,就是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好、宣傳好、貫徹好。作為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共青團更要帶領青年發揮好助手和後備軍的作用。作為全社會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青年人理應走在創新創造的前列,做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時代先鋒。
校團委副書記楊蓉認為,學習了總書記的兩個講話精神,作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感到非常振奮,同時也感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從五四運動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都是劃時代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抓好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幫助其樹立遠大理想,讓青年學生充分認識我國發展的戰略安排,主動将個人人生規劃的時間表與國家振興規劃高度融合、與祖國發展同頻共振,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複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校團委專職團幹部封華認為,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到了很多方面,明确提出,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具體舉措,也明确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國家又隆重舉行紀念會議,已經充分地體現出了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重要性和地位。提到了師德師風建設,我們每年舉行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也正是弘揚師德的重要舉措。也再次強調了貫通人才培養體系的是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體現了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校團委專職團幹部邵楠認為,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今年五四,學習了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及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發表的重要講話。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我國大學最鮮亮的底色。大學要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深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基礎。共青團要利用第二課堂平台,幫助青年學生用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人生追求,用創新創業實踐釋放活力能量,鼓勵青年學子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做新時代的追夢者和圓夢人。
校團委專職團幹部董曉光認為,聽完講話,我感觸最深的是“人民”兩個字,應該是全文中除了“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兩個詞以外,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具體到學校環境下,具象化為師生。作為一名團幹部,在高校共青團縱深推進改革的新形勢下,走進“人民”應該是我們改革的第一步,了解青年師生的真實普遍需求、用他們喜聞樂見的信息獲取方式、表達特點,做好聯系服務,是我們具體要做的。為人民謀幸福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使命,為青年師生美好校園生活需要而努力,應該是我們這一批共青團幹部的奮鬥目标。
校團委專職團幹部黃璐認為,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最首要和基本的觀點,在青年成長發展的過程中,伴随着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青年開始有了自己的認識,這個認識就是人生的第一顆紐扣,扣好這人生這第一顆紐扣才能更好得走出别樣精彩的奮鬥之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将始終呼喚青年堅持正确的思想路線,抓住新時代的新機遇,承擔新時代的新使命,共青團一大選擇在馬克思誕辰日開幕,就要團結帶領廣大青年以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作好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衆組織,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書寫人生不悔篇章。
紡織學院團委書記馬也認為,大會指出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其思想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我們應該把握契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和踐行馬克思主義,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在行事工作中貫徹這種思想。作為高校基層團組織團委書記,我要努力在與學生的溝通中,在引導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滲透這種思想,真正為培養好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而不懈奮鬥。
服裝學院團委書記何路認為,考察北大時,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要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生力軍,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回望曆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始終是一代又一代進步青年的使命和責任。四年前的五四青年節,總書記曾來到北大,寄語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在“勤學、修德、明辨、笃實”上下功夫。時隔四年,總書記對廣大青年提出了“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四點希望,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青年寄予的信任和期望。作為高校團幹部,更應該在未來的工作中,立足本職,志存高遠,身體力行,更好地為青年學生提供精準服務。
管理學院團委書記沈嘉斌認為,“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這種偉大精神是一代一代中華兒女創造和積澱出來的,也需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九十九年前,先輩們始于才華,忠于信仰,傳遞的是生生不息的愛國主義。而如今,五四精神的接力棒已傳至當代青年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滾滾征程中也待吾輩奮勇前行。身為一名基層團幹部,将始終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由點及面,堅持以引領青年、服務青年、凝聚青年為帆,用更高的标準,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穩固廣大團員青年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好黨的得力助手和後備軍,讓此刻的青春踩在新時代的鼓點上。
機械學院團委書記宋文博認為,共青團是黨的有力助手和可靠後備軍,要努力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總書記在講話中更明确提出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作用,推動馬克思主義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鞏固好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态重要地位。作為一名基層團幹,在工作實踐中要時刻牢記總書記囑托,做與時代同行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要努力當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者、踐行者。結合本職工作進行深入思考,把報告精神轉化為指導工作的思路,把講話精神轉為實際行動。這進一步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堅定理想信念,勤于實踐鑽研,切實增強政治性、先進性,努力引導團員青年不忘初心跟黨走,在實踐中展現青年新氣象、新思想、新作為。
機械學院教工團委副書記徐洋認為,聆聽了總書記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講話深受教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必須牢固堅持馬克思主意指導地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今天恰逢五四,總書記講話意義更加深刻,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機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作為一名專業教師,應把握機遇,履行使命。牢記總書記囑托,在堅定理想信念中,做好教書育人工作,把專業教育和課程思政緊密結合起來,不僅教給學生知識,也積極引領學生思想。教育學生緊緊圍繞在黨組織周圍,抓住時代機遇,用好一切創新資源,融入創新發展,努力增強自身本領,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力量,做有擔當、有作為、敢作為的新時代青年。
信息學院團委書記施政認為,200年前,世界出了馬克思;170年前,《共産黨宣言》震驚了全世界;新時代的今天,我們每位青年都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科學的态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透射出的科學光芒和真理力量。我們紀念馬克思就是要感悟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與魅力,學習他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的科學态度,學習他畢生追求共産主義和人類幸福事業的夢想,以此激勵我們當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砺奮鬥新時代,同心共築中國夢。
計算機學院團委書記姜霖霖認為,習總書記強調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與祖國和人民同行努力創造精彩人生。青年是一個國家的力量,民族的未來,應當努力汲取專業文化知識,用專業知識回報社會,實現由課本到社會時實踐的轉化。做到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珍惜這個偉大時代,做新時代的奮鬥者。習總書記還指出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這對我們教師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當堅持社會主義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到人才培養全部體系之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計算機學院教工團委副書記王鵬偉認為,習總書記的講話指出要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人才培養的關鍵在教師。作為青年教工副書記更應該做好自己的工作,把培養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老師作為今後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符合時代特色的教師,先進的教學方式、授課方式以及教與學的關系都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讨。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學習知識、增長才幹、放飛夢想的地方。隻有我們做好了榜樣,做好了自己,才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化工生物學院團委書記紀靜認為,五月,是青年的五月,五月,是青春的贊歌。2018年是紀念五四運動99周年,在五四的青春日子裡,我們意氣風發、共同紀念1919年的光輝歲月。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為了驅逐黑暗和争取光明,青年們用熱血和生命譜寫出了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最宏偉的青春藍圖。2018年也是馬克思誕辰兩百周年,這位千年一遇的思想家,這位偉大的導師,給了我們前行的方向,道路的指引,在今天這一特殊的曆史節點,結合曆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我們紀念、總結、回顧和展望。青年人,是新時代靈動的強音,是美好未來跳動的火焰,讓我們追思偉人的足迹,跨越歲月的時光,在新時代實現民族複興的壯闊夢想!
環境學院團委書記仝澤民認為,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全國上下廣大青年掀起了理論學習的熱潮。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發表的重要講話給全國青年帶來巨大鼓舞,習近平總書記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給全國人民帶來了精神洗禮。兩百年過去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輝依然曆久彌新。作為新時代的高校青年教師,我們要認認真真讀原著學原理,從馬克思的精神中汲取滋養,築牢理想信念靈魂,做一名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内化為日常的教學管理工作之中,落實到每天的努力奮鬥之中。
材料學院團委書記吳佳認為,習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青年節和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兩次講話讓我們再一次聽到了有關“教育”的聲音,也堅定了繼續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的信念。作為高校一線輔導員和團幹部,要時刻牢記總書記對我們的教導和國家社會賦予我們的責任,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和工作能力的同時要堅持不懈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積極引導青年學子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青年學子認識到社會主義新時期的使命、責任與擔當,用拼搏點亮夢想,用奮鬥诠釋青春,培養青年學子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人文學院團委書記李華清認為,習總書記總是牽挂着我們青年一代,北大師生座談會上又對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充分認識到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要在所處的時代下謀劃人生、創造曆史。“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新時代是屬于我們青年的,時代的主題是為實現中國夢的接力奮鬥!而作為青年團幹部,要堅定不移地信仰馬克思主義,堅定對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信念,這是我們應該有的積極進取的态度,更是共産黨人的政治靈魂,這是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隻有這樣才能在開展團工作中讓自己更有力量,更好地引領青年思想!
外語學院團委書記陳肖霞認為,總書記高度評價了馬克思的一生及其留給世界人民的精神瑰寶,他所凝練的金句名言值得我們反複斟酌學習。與此同時,習總書記在北大講話中也提到,當代青年是同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廣大青年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承載着偉大時代使命。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主動學習繼承馬克思主義,堅定個人理想信念,落實“九個學習”,将馬克思主義學精悟透用好。作為一線青年,我們應當樹立職業夢想,發揚工匠精神,不僅自己要堅守“情懷”,也要感染引導我們的學生心懷家國,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奮鬥。
理學院團委書記鐘德俊認為,馬克主義思想是人類進程史上最偉大的精神财富,總書記高度贊揚了這一人類世界精神财富。總書記的講話意義深刻,值得我們每一個青年人去認識思考、學習。今天正值“五四”青年節之際,99年以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指引一代一代的青年人不斷的奮勇拼搏。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我們應當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始終以“立德樹人”為最終目标,要緊跟時代步伐,緊緊圍繞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斷踐行着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精神,傳揚着“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在奮鬥中實現人生價值!
馬克思主義學院團總支書記于小越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馬克思是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着耀眼的真理光芒。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更應該高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旗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思想和行動的高度統一,在新時代的号角下,争做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SCF學院團總支副書記袁淵認為,習總書記的講話,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明确給出了“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答案,并指出“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自己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作為中國合作辦學學院的團總支青年團幹部,更應該思考如何在借鑒國外有益做法的基礎上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在學生校園文化氛圍搭建上,更要探索如何“走出去”,積極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上海特色海派旗袍元素,依托項目制的創新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進而引領學生做勇擔民族複興大任的新時代追夢者圓夢人。
校研究生會主席、紡織學院碩士研究生孫偉珏認為,每一個誕辰和紀念日都是在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來時的路,提醒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到,馬克思主義是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去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并且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曆史前進的人間正道。這也是共産主義的初心。站在新時代新背景之下的我們絕不能忘記,在97年前中國共産黨誕生之際,中國共産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奮鬥,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因此,我們要牢記,隻有社會主義、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并且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校學生會主席、人文學院本科生單澤潤認為,在習總書記于北大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我看到了從五四運動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樣一個劃時代的偉大飛躍;意識到中國夢對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于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性;也感受到習總書記對于我們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求真務實,立鴻鹄志,熱愛祖國,知行合一,這不僅是習總書記對于廣大青年的期望,也當是每一個新時代大學生的不懈追求。在這最好的時代,我們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為民族複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我們肩負着國家與民族的希望,也将在接力奮鬥中将中國夢變為現實。
校團委志工部、機械學院本科生賈競一認為,馬克思用他奮鬥的40年換來200年來人類曆史文化長河中最耀眼的璀璨光芒,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指引中國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莊大道。馬克思一生為了無産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事業而艱苦奮鬥、無怨無悔,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更要發揚馬克思的對理想信念堅定不移的精神,提升自己的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接好民族複興的接力棒,踐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團委新媒體發展中心、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馮葉露認為,作為校園新媒體人的責任與使命,一方面是要提高自身利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以分析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做好中國傳統文化堅定的繼承者和弘揚者。校園新媒體對實效性和新聞性的需求,較之以往的傳統媒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迫使新媒體人在傳播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的同時,要不斷地與時俱進,轉變思維,用青年師生所喜聞樂見的方式,做好校園文化的傳播工作和高校思政的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