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以“材料•健康•合作”為主題的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國際咨詢及合作研讨會在我校松江校區舉行。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研讨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與會專家學者可選擇線上、線下形式進行互動交流。會議由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bevictor伟德官网)(SKLFPM)、bevictor伟德官网共同主辦,纖維材料先進制造技術與科學創新引智基地、上海市先進纖維與低維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bevictor伟德官网)、青年科學中心、纖維材料改性與複合技術分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國際數字健康與智能纖維科學技術創新聯合體(籌)、《Advanced FiberMaterials》(先進纖維材料)期刊等聯合承辦。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校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朱美芳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理海大學艾爾莎·瑞秋曼尼斯,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阿克隆大學程正迪,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蕭守道共同擔任大會主席。會議邀請到全球五大洲15個國家(包括美國、德國、日本、博茨瓦納、巴西等)的30餘名海外知名專家學者(包括美國工程院、美國科學院、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德國科學院等7名院士)齊聚網絡,為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bevictor伟德官网材料學科的發展建言獻策。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呂昭平、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馬興發、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書記劉承功、bevictor伟德官网副校長卿鳳翎及相關部處領導、學科帶頭人/青年學者等70餘人出席此次研讨會。會上,呂昭平、馬興發和劉承功分别作開幕緻辭,開幕式由朱美芳主持。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呂昭平在緻辭中向出席會議的海内外專家和朋友們表示感謝,對實驗室和學科在世界纖維領域的引領作用予以肯定。他指出,實驗室立足纖維材料發展潮頭,充分發揮廣泛其聯系材料科技工作者的樞紐作用,通過基地、聯合實驗室、期刊等平台,在促進學科發展,開展決策咨詢、推進科學普及、托舉人才成長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在學術界、産業界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快速提升。他強調,國際數字健康與智能材料創新聯合體(IDHIMIA)(籌)作為一個開放的、國際性的、非政府的、非營利的多邊國際合作的科技創新組織,其成立有利于促進相關國家與地區在智能纖維材料領域、智能電子紡織産品和可穿戴裝置、數字健康科技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等領域的應用創新,引領融通發展,對帶動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同時呂昭平表示,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國将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中國科協願同全球頂尖科學家、國際科技組織一道,加強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加大共性科學技術破解,加深重點戰略科學項目協作,更好凝聚科技共同體的力量,為纖維材料學科和國際數字健康與智能材料科技創新聯合體提供幫助。他希望各位科學家加強互信、積極交流思想、深化合作、守望相助,共同推進國際數字健康與智能材料科技創新聯合體(籌)事業發展。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馬興發在緻辭中表示,以數字技術為引領的創新發展,已成為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他強調,要描繪出美好前景,健康智能材料應用不可或缺。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作為科技工作者的群衆組織,長期緻力于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他指出,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數字健康與智能材料的深度融合,将培育和形成上海新的産業增長點。馬興發表示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将一如繼往關注和支持實驗室建設,發揮好科協學會、人才、平台、網絡等優勢,在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上進一步推動學科交叉、産業協同、人才培養與國際合作,助力新材料科技更好更全面地發展。他相信科學無國界,四海皆朋友。
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書記劉承功在緻辭中表示,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bevictor伟德官网建設,是中國纖維和紡織材料領域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中國化纖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實驗室發揮科研優勢,為中國疫情防護用品的開發生産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纖維材料學科在人類健康、新材料開發等領域前景廣闊,他希望各方在會上充分探讨世界纖維材料領域最前沿的研究動态和發展方向,交流研究成果,并呼籲大家不吝賜教,相信來自世界的智慧和方略,必将為實驗室和學科的發展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會議開幕式)

(朱美芳主持開幕式:呂昭平線上緻辭、馬興發和劉承功線下緻辭)
大會包含3個主題報告,實驗室主任助理王剛介紹了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纖維材料先進制造技術與科學創新引智基地/上海市先進纖維與低維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國際數字健康與智能材料創新聯合體(籌)2019-2020年工作進展;實驗室主任助理陳志鋼對《Advanced Fiber Materials》期刊及未來規劃做了詳細介紹;青年科學中心執行主任嚴鋒介紹了本中心的組成和發展情況。Elsa Reichmanis、Stephen Z. D. Cheng、Benjain S. Hsiao以及朱美芳分别主持了科學研究、人才引進、國際合作交流、期刊發展規劃為主題的交流讨論環節。

(線上會議現場)

(線下會議現場)
研讨會上,各位學者專家為實驗室的建設積極建言獻策,共同倡導重視加強基礎理論和原創研究,敏銳把握國際學術前沿,加強高精尖纖維的開發及應用,面向人類社會的共同重大需求,積極推動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展,引領纖維材料的發展方向,深化國際合作創新,讓生活更健康、更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