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團隊介紹 | 專業領域/研究項目方向 | 招聘人數 | 招聘聯系人 |

| 1、材料設計與計算模拟:綠色催化材料, 新型高分子, 仿生膜, 合成與加工的理論模拟; 2、功能材料與纖維成型:功能聚合物, 纖維一體化加工, 綠色低碳纖維, 纖維複合材料; 3、智能材料與柔性器件:傳感材料、光電材料、發光材料、能源材料、環境修複材料及其器件應用; 4、生物醫用與生命健康:仿生凝膠軟物質、齒科修複雜化材料及生物體仿生材料及應答系統。 | 5 | 朱麗萍 zhulp@dhu.edu.cn |
朱美芳教授團隊 朱美芳院士團隊長期緻力于纖維材料、有機/無機納米雜化材料、水凝膠及生物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材料應用方向覆蓋醫療保健、環境保護、綠色能源、智能交互、健康防護、極端熱控、月球基地、火星探測等領域,取得系列創新性成果,先後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科院學部咨詢評議項目及上海市納米科技重點專項等科研項目40餘項。 |
| 高強度、低膨脹微晶玻璃/玻璃陶瓷的開發及相關機理研究 | 1 | 丁林鋒 linfeng.ding@dhu.edu.cn |
江莞-王連軍教授團隊 團隊由傑青獲得者江莞教授作為負責人,由1名萬人計劃,3名優青,2名上海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和2名上海市青年人才獲得者組成的研究團隊,緻力于複合材料微觀結構設計、制備及性能表征;光電、熱電等功能性材料及器件的研究開發。團隊成員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項目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重大重點項目的資助。至今,在Nat. Comm., Adv. Mater., J. Am. Chem. Soc.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50餘篇,獲授權中國專利40餘項。 |
熱電材料及器件(塊體熱電材料和柔性熱電材料) | 1-2 | 王連軍 wanglj@dhu.edu.cn |
吸波材料/電磁功能材料 | 1-2 | 鄭琦 qi.zheng@dhu.edu.cn |
白光LED熒光粉相關光電半導體領域 | 1-3 | 陳海傑 haijie.chen@dhu.edu.cn |
| 1、智能發光纖維;2、纖維複合柔性熱管理材料;3、地外環境纖維加工 | 1-2 | 成豔華 cyh@dhu.edu.cn |
成豔華教授團隊 本團隊依托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期從事纖維加工智能可視化、極端環境适應纖維複合柔性系統、地外環境原位資源纖維制備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軍委科技委等國家及企業項目十餘項,獲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獎項。 |

| 光熱轉換材料、功能纖維、海水淡化、腫瘤診療 | 2 | 陳志鋼 zgchen@dhu.edu.cn |
陳志鋼教授團隊 bevictor伟德官网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青年人才,擔任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Advanced Fiber Materials》執行副主編、《bevictor伟德官网學報(英文版)》執行副主編,主持省部級以上項目17項,包括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6項國家自然基金(1青年、4面上、1國際合作重點項目)。主要研究光熱轉換納米材料和纖維及其在腫瘤診療、海水淡化、有機催化、智能變色等領域的應用。共發表SCI論文200餘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10的論文有60餘篇;獲授權專利20餘項。 |
| 功能有機/金屬有機高分子、有機高分子纖維/膜和電化學器件等 | 1-2 | 江一 jiangyi@dhu.edu.cn |
江一教授團隊 |

| 有機多孔材料、功能纖維材料、聚合物膜材料和能源器件材料 | 2 | 廖耀祖 yzliao@dhu.edu.cn |
廖耀祖教授團隊 聚合物基能源環境材料(PEEM)課題組建于2015年10月,隸屬bevictor伟德官网/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組長是廖耀祖研究員,現有專職教師5人,其中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1人,講師2人,在讀研究生60餘人。實驗室團隊成員背景涵蓋材料、化學、物理、環境等不同學科,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交叉融合和充滿活力的創新型研究團隊。課題組堅持“四個面向”,以服務國家能源和生态環境戰略為目标,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有機多孔材料、功能纖維材料、聚合物膜材料和能源器件材料等方面,旨在打造“基礎研究—技術突破—産業應用”的全鍊條創新平台。課題組先後承擔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子課題(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5項)以及華為企業合作課題等縱向橫向科研項目30餘項。相關研究成果在Adv. Mater.、Nat. Commun.、Adv. Funct. Mater.、Macromolecules等國際重要期刊發表SCI論文100篇,授權專利30餘件。 |
| 先進材料(功能、結構等)與智能器件、智能制造、柔性電子、可穿戴電子、纖維電子與光電子器件、纖維機器人、柔性神經接口、智能織物 | 2 | 嚴威 weiyan@dhu.edu.cn |
嚴威教授團隊 朱美芳院士/嚴威教授團隊正組建“智能纖維材料及電子器件研究中心”。中心聚焦于設計新型纖維材料,構建精細微納結構,實現纖維的集成化、智能化、系統化及機器化,為健康醫療、神經科學、機器人、能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智能織物等重要新興産業提供獨特的關鍵技術。嚴威教授以通訊/第一作者在國際頂尖雜志如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等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研發首件多材料智能航空服并在國際空間站監測太空粒子。詳見:https://mp.weixin.qq.com/s/MBUQztkiSHyDRG3z9BI2YQ |
| 材料界面調控及能源催化應用、硝酸鹽電催化還原與氮循環、塑料降解與資源化利用 | 2 | 楊建平 jianpingyang@dhu.edu.cn |
楊建平教授團隊 bevictor伟德官网材料學院研究員、博導、副院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纖維微塑料防控科學與工程科研基地主任。從事材料界面調控及能源環境應用研究,發表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Natl. Sci. Rev., Chem. Soc. Rev. 等SCI論文160多篇,總引用14000多次,H指數59。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優青、面上和青年)等項目20項。獲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東方學者特聘教授、上海千人、教育部霍英東青年基金、國家優青、上海市曙光學者;入選JMCA和ChemComm新銳科學家(Emerging Investigators)。榮獲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

| 新型智能彈性體、聚氨酯(自愈合、熱熔膠)、耐高溫生物基聚酰胺和聚芳酯、3D打印,及其在生物醫學、電子等領域的應用 | 3-5 | 遊正偉 zyou@dhu.edu.cn
管清寶 qbguan@dhu.edu.cn |
遊正偉-管清寶教授團隊 遊正偉: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複合材料系主任,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材料方向學術帶頭人,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柔性電子生物醫用紡織材料科研基地主任。本科與博士分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佐治亞理工學院博士後,曾任匹茲堡大學訪問研究助理教授和拜耳材料科技亞太區新事業企劃部創新經理。現任Smart Material in Medicine (CiteScore=11.3)副主編和Bioactive Materials. (IF=18.9)編委。 2018年以來在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Advanced Materials等發表通訊作者論文57篇(IF>10的35篇,IF>15的23篇);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33項,申請PCT專利1項,轉化1項。心梗治療論文(Nat. Med. 2021, 27, 480)被中國心髒大會評為“2021年中國心血管病十大基礎研究論文”。成果多次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報》專題報道。8篇論文入選曆年來國家新材料産業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編著的《中國新材料技術發展藍皮書》。2022年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紡織之光”教師獎、上海市十大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和東方英才計劃領軍項目(原上海領軍人才)。 管清寶:bevictor伟德官网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博士畢業于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世界排名50位),師從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Sybrand van der Zwaag教授。長期緻力于高性能液晶聚合物、纖維與複合材料的産業化研究。近五年以第一/通訊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論文24篇,授權專利13項;擔任美國宇航局創辦期刊High Performance Polymer首位華人副主編。研究成果獲行業認可,入選上海市科技啟明星,獲世界500強化工龍頭恒逸集團頒發“恒逸學者”。 團隊主頁:http://pilab.dhu.edu.cn/zyou/main.psp 代表作:Nat. Med. 2021, 27, 480; Nat. Commun. 2020, 11, 1107; Nat. Commun. 2021, 12, 4395); Nat. Commun. 2023, 14(1), 2218; Natl. Sci. Rev. 2021, 8, nwaa154; Adv. Mater. 2019, 31, 1901402; Adv. Mater. 2020, 32, 1906994; Adv. Funct. Mater. 2018, 28, 1805108; Adv. Mater. 2022, 34(34), 2204543. Matter 2023, 6, 983); Nano Lett. 2023, 23, 7, 2927–2937. |
| 高分子複合多孔材料,高分子氣凝膠,梯度功能材料,納米纖維複合材料,隔熱,吸聲,輻射熱管理 | 2 | 張超 czhang@dhu.edu.cn |
張超教授團隊 高分子微納結構與功能複合材料課題組隸屬于bevictor伟德官网、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課題組包括正高1名、副高2名、兼職導師1名、博士後1人、碩博士生42人。近5年,課題組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青、面上、青年項目)、裝備預研教育部聯合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計劃重大項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項目20餘項以及企業合作項目,累計經費1500餘萬。近5年,課題組在Nat. Commun.,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Macromolecules等著名期刊發表SCI論文150餘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