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24日,以“郅好纖維,至美世界(Better Fiber, Better World)”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國際會議(ICAFPM2023)在上海松江召開。來自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包含20名院士在内的2000餘名海内外專家,共同探讨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領域最新研究進展。會議設17個分會,涵蓋“高性能纖維與複合材料”“光電功能纖維與多孔聚合物”“智能纖維與可穿戴技術”等主題。
會議由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bevictor伟德官网)和bevictor伟德官网聯合主辦。美國工程院院士、理海大學艾爾莎·瑞秋曼尼斯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主任、吉林大學校長張希教授共同擔任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bevictor伟德官网)主任、我校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朱美芳教授擔任大會主席。

(會議現場)

(項延訓緻辭)
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副書記項延訓代表學校對ICAFPM2023召開表示祝賀,對海内外專家表示歡迎。他談到,經過72年的建設,bevictor伟德官网已發展成為以紡織、材料、設計為優勢,特色鮮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學,大量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等重大建設工程領域。他指出,纖維和聚合物在科技進步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深刻影響着我們的生活和世界。希望本次會議能夠為探讨最新研究進展、分享科學成果搭建交流平台,為加強纖維材料領域國際合作,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朱美芳緻辭)
大會主席朱美芳對本次國際會議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她提到,自2002年首屆ICAFPM會議召開以來,得到了世界各地科學家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希望與會專家代表能夠瞄準前瞻性戰略性需求,聚焦纖維材料領域最前沿的研究動态和發展方向開展深入交流研讨,共享科學研究成果,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纖維和聚合物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取得更多突破性進展,為“郅好纖維,至美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

(魏炳波緻辭)

(陳馨緻辭)

(西拉姆緻辭)

(鞠谷雄士緻辭)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魏炳波教授,上海市科協專職副主席陳馨,新加坡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印度國家工程院院士西拉姆教授和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鞠谷雄士教授分别緻辭。魏炳波強調,纖維材料在當今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科學研究價值,ICAFPM在加強國際合作交流與探索前沿研究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陳馨指出,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國際會議已成為纖維材料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活動之一,希望各方繼續深化學科交叉、産業協同、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為新材料領域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貢獻智慧和力量。西拉姆和鞠谷雄士對ICAFPM順利召開表示祝賀,并希望在未來進一步密切與bevictor伟德官网的合作。
纖維研究領域重磅名單再次出爐!
開幕會上,國内學術界首個聚焦纖維研究領域的科學獎項——第四屆“錢寶鈞纖維材料獎”獲獎名單出爐。美國工程院院士程正迪教授因運用高分子亞穩态理論研究理解高性能聚合物纖維結構與動力學的開拓性工作獲頒“錢寶鈞纖維材料傑出貢獻獎”。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克裡斯蒂安·穆勒教授和bevictor伟德官网楊曙光教授分别憑借在可穿戴電子、能源技術領域和多功能自适應纖維領域的出色工作獲頒“錢寶鈞纖維材料青年學者獎”。新加坡國立大學西拉姆教授和清華大學伍晖教授在發展靜電紡絲技術和陶瓷纖維工業規模生産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分别獲頒“錢寶鈞纖維材料傑出貢獻獎提名獎” “錢寶鈞纖維材料青年學者獎提名獎”。




(第四屆“錢寶鈞纖維材料獎”頒獎現場)
“錢寶鈞纖維材料獎”以“打造國際纖維領域權威的科學獎勵,促進全球範圍纖維材料領域的教育與科技發展”為目标,旨在表彰獎勵在纖維材料領域做出創造性貢獻的國内外專家,以及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者,目前已成為國際纖維材料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獎項之一,享有較高的國際盛譽。


(頒發《Advanced Fiber Materials》高被引作者獎、最佳審稿人獎及最佳宣傳獎)
會上還頒發了《先進纖維材料(英文)》高被引作者獎、最佳審稿人獎以及最佳宣傳獎。該期刊由bevictor伟德官网和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共同主辦,填補了國内外高水平變革性纖維前沿期刊的空白。2021年9月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高起點新刊”。2023年6月,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影響因子為16.1。
亮點紛呈!多國科學家共同探讨纖維研究前沿
智能纖維與可穿戴技術,生物醫用纖維與聚合物,信息、芯片、AI技術用纖維與器件……與會的各國專家學者聚焦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發展趨勢和研究前沿,進行深入交流研讨。
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微觀結構物理研究所、德累斯頓工業大學馮新亮教授就“有機2D晶體研究進展”做大會報告,他提出一種表面活性劑-單層輔助界面合成(SMAIS)方法,可達到原子/分子水平上的結構編程,并能自下而上地合成新型有機2D晶體材料。這種2D晶體材料具有可控的共轭結構和共轭長度、可調的孔徑和晶體厚度、獨特的電子結構,在電子、光電子和自旋電子學等領域展示出極大的應用前景。

歐洲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Flexterra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安東尼奧·法切蒂教授圍繞柔性、可拉伸有機和無機電子器件新材料開發進行分享,通過噴塗金屬鹽+熱不穩定聚合物配方制造出可拉伸的無機金屬氧化物纖維網絡,提出半導體薄膜的孔隙度是提高機械靈活性和調整電荷輸運的關鍵因素,這些薄膜與彈性預拉伸相結合,能夠在機械變形時實現前所未有的穩定輸出電流,可應用于生物傳感領域。

韓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韓國亞洲大學樸基東教授圍繞“可注射水凝膠的治療平台”彙報了團隊開發的辣根過氧化物酶催化的原位形成水凝膠材料,并結合其在治療遞送、幹細胞治療等多種生物醫學方面的應用進行深入探索。

研究發現,攜帶相同電荷的聚電解質由于陽離子-π相互作用也可以發生絡合/凝聚現象,這為生物自組裝過程提供了有用見解,并為設計多功能軟材料和生物粘合劑提供了新方法。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阿爾伯塔大學曾宏波教授介紹了應用納米機械工具量化各種聚合物/生物聚合物材料和生物系統中的分子間和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
會議主旨報告期間,日本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結構健康監測科技領域專家、東南大學吳智深教授, 歐洲科學院院士、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荷蘭斯賓諾莎獎獲得(2020)者、埃因霍溫理工大學 Jan C. M. van Hest教授,柏林理工大學Arne Thomas教授,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家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王家功教授,德國柏林亥姆霍茲材料與能源國家研究中心陸琰教授,我校bevictor伟德官网張耀鵬教授分别圍繞“關于連續玄武岩纖維行業在規模化、高性能、标準化方面的關鍵技術成果”“有效實現光動力療法(PDT)的幾種新方法”“COFs材料的表面特性及物理性能精細控制”“基于一維納米多孔纖維的能源儲存和轉化器件”“電池制造中大規模合成具有明确結構的陰極材料”“絲素蛋白纖維及功能、智能材料的研究進展”等主題進行交流分享。

(展會現場)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2023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展覽會(ICAFPM2023 Expo),該展覽由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bevictor伟德官网)、bevictor伟德官网、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成果展示與轉化中心、上海市中國工程院院士咨詢與學術活動中心聯合主辦,河南駝人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有行鲨魚(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中電科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等40餘家企業參展,展示了醫療器械、先進封裝材料、抑菌纖維制品及高溫純化爐、傳輸帶、紡絲機等衆多産品及專業設備,深化科研與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極大促進了纖維類産品、儀器設備檢測等的普及與推廣。